张素含《蜀程纪略》的历史地理价值探析
道光甲申年(1824年),张素含受四川隆昌令张莘田之邀,在子侄陪同下,前往隆昌执教。在2000余公里的漫长路途中,张素含写下3万余字的《蜀程纪略》(含诗作137首),著成我国纪游文学史上的名篇。由于张素含仕途不显,清代及后世的史料中关于他的生平和著作未见记载,唯有《蜀程纪略》手抄本流传下来,在1991年由枣庄市峄城区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并加以注释,集成《峄城文史资料》第四期《蜀程纪略》,引起了学术界一定程度的关注。其中,孙天胜《中国纪游文学史上的杰作——张素含〈蜀程纪略〉的文史价值》主要是从文学的体例出发探索书中的文史价值,任婷《清代四川游记的地理认知研究》也将此书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但这两篇文章对此书历史地理学价值的揭示和发掘尚存在余地。笔者不揣浅陋,将地方史志与《蜀程纪略》的相关记述加以比勘,进而揭示此书的历史地理学价值,以就教于方家。
一、张素含入蜀及其对蜀地山水的情感体验
(一)张素含入蜀缘由与《蜀程纪略》的写作
张素含,字霜三,清嘉庆至道光间山东峄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左庄乡)人。或因其仕途不扬,清代官方文献中关于张氏的记载很少,但从《蜀程纪略》的记述中大致可以推断出他生活的主要时期。《蜀程纪略》开篇记载:“道光甲申年间,族弟莘田为四川隆昌令。诸侄随仕,课读无人。十月初,有书来招。天寒道远,颇费踌躇。而万里人来,又难令空返。不得已,于月之二十八日启程。”[1]1这里所说的“族弟莘田”,据《峄县志》记载:“张聘三,字莘田,敬恒季弟。嘉庆初,援例授知县。十年,补四川隆昌县,旋擢打箭炉同知。在任十年,民夷便之。以积劳迁龙安府署盐茶道篆。前后在川盖四十余年。”[2]590正是由于族弟张莘田的邀请,才成就了张素含这部《蜀程纪略》。以现今的眼光看,《蜀程纪略》保存还算完整,体例与文笔皆堪称上乘,故在清代纪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蜀程纪略》共3万余字,其中包含诗作137首,书中多处出现里程数、地名、名人故里、题刻文迹、怪石奇峰、仙踪奇异、物产异俗等,是研究沿途历史自然与人文地理的重要史料。此外,张素含自宝鸡进入陈仓道,经凤县入连云栈道进入留坝县,再由褒斜道出褒城进入金牛道,自宁强一路南下进入成都后辗转到达四川隆昌,从中也可考察张素含由陕入川的交通路线,为研究清代蜀道交通地理提供了史料支撑。
(二)张素含对蜀地山水的情感体验
巴山蜀水位居西南一隅,由于山高谷深、丛林密布等自然因素,巴蜀地区一直以来与外界相对隔绝,故时人曾感叹:“天下已治蜀后治,天下未乱蜀先乱。”[3]613张素含生平初次入蜀,对蜀地高耸入云的山峰、阴森可怖的森林都感到心有余悸。刚入蜀地,张素含即写下“森森古木噪归鸦,一步栈云一忆家。山到七盘犹北望,不知身已在三巴”[1]114的诗句。张氏对于蜀山的感知不出山形险峻、形如削出、鸟道斜盘、凡历七曲折等意象,甚至借用岑参诗句“平生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双岸斗,日出万峰攒”[1]115来描绘蜀山之巍峨险峻。
张素含对蜀水的描写较为细致,他在行至筹笔驿处记载:“近视之,水色深黑,令人望而却步。”[1]117可见,张素含起初对巴蜀之地并没有多少好感,反而对于蜀地的自然风貌心生恐惧。因此,张素含入蜀初期对蜀地的感知无外乎人烟稀少、深山老林,而在其诗中也多用野店、老树、山深、寒泉、冷杵等意象,借此抒发内心的孤寂和恐惧。如《益昌怀何易于》:“城临鸟道人烟少,地接蚕丛虎豹多。”[1]128再如《泛嘉陵江》:“寒猿三咽征夫老,杜宇一声岭树愁。八曲渝歌听不得,初春风物似深秋。”[1]121
李白有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4]65历史上蜀地道路崎岖兜转,虽有蜀道可供行走,但其路途凶险坎坷,令人望而却步,这一情形在张素含的笔下也多有反映。他曾写道:“进入石牛道,路随涧转。涧旁多十里香。枝叶交荫,纷垂涧底。水穿石窦,淅沥有声。人行涧侧,坎腻油滑,螺盘垒转,十分曲折。”[1]134此外,张素含还借用杜甫的诗句“人渐番夷杂,梯犹碧落通”[1]116将蜀道之险刻画得极具画面感。
不过,在摆脱初临蜀地的惊恐后,张素含渐渐适应了蜀地的自然气候和地理风貌,其诗文风格也由原本的沉郁变为明快,开始对蜀山、蜀水、蜀道产生流连忘返之感。如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奇景难再逢,欲去频回盼”[1]120,“人云蜀道难,我云蜀道易。眼孔放开时,险巇皆平地。初历金牛峡,已惬寻幽意。渐入剑门峰,云水滴苍翠。一鞭细雨中,心胆了无悸。无须羡王尊,叱驭浑闲事”[1]148。在行至魏城驿时,张素含不由喟叹魏城烟火稠密,山水秀美;过绵州时,他感叹此地水净沙明,一碧万顷,到处鱼鳞晒日,水荇牵风。由此观之,在这期间张素含已经被蜀地秀美的风光所吸引,由衷发出“江村风物、尤觉宜人”的感慨,并赞扬蜀地烟火数家,不啻当世武陵,竟产生徘徊不忍去的想法。除记录对蜀山、蜀水、蜀道的体验外,张素含还记录了蜀中的美食。如他在书中曾写道:“(昭化)县南有丙穴,每二三月有鱼,长八九寸,从山穴流出,味极美。”[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