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视阈下我国国家级“非遗”的整体分布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所有自然存在、历史存续的事物,都可以称其为遗产。”[1]1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遗产必须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和时间维度才能够形成。地理是一切事物的载体,任何事物的产生、形成、发展都必须在这一载体上完成。历史是一切时间的概括,事物只要经过历史的洗礼,才会更好地表现出其价值。“作为历史‘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滋养她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由民间创作的文化现象。”[2]我们国家对“非遗”的时间限定必须是百年之上。所以,本文试着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分布。
一、历史地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可以说是近十几年来,才在中国开始大规模、大范围地出现。我们国家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才短短十几年,但是我们却在“非遗”的普查和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是过去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认识、了解历史。”[3]7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以及重要性。所以,我们有必要保护好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从我国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有三句话一直在探讨: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怎样保护?”[4]1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学者或者政府组织、研究机构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定义,但是因为其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到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或定义,但是对“非遗”概念的诠释大同小异,“非遗”往往被形象地概括为活态传承的无形文化遗产。
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18世纪30年代才形成的。“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5]1历史地理学的学习、研究,必须建立时间概念和空间思维。“所有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学考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的话,空间就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6]1也就是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必须具备历史学和地理学的视角。“历史地理学以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在历史时期的空间特征为研究任务。”[7]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自然历史地理,还包括人文历史地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必须有地理作为载体,历史作为其时间的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人口迁移导致的文化扩散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进过程。”[8]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建构了“非遗”的产生和布局的环境。“历史地理研究是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它虽然并不能涵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所有问题,但在遗产保护中却往往是不可或缺的。”[9]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分析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布局中占了很重要的比例。“所以2011年中国地理学会将‘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理’列为进行讨论的议题之一。”[7]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一类,所以,历史地理的研究也包括了遗产的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探讨特定区域地理环境下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特点。”[10]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不仅揭示了人类活动的规律和痕迹,也展现了我们国家文化的分布特征。所以,我们要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布局,要运用历史地理学来研究分析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的分布。
综上所述,研究和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得学习历史地理学,历史是“非遗”传承、延续的时间,地理是“非遗”产生、生长的土壤。历史地理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地理学可以看作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学科之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也可以看作是历史地理学科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运用。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某一区域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通过研究历史地理,可以看出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变迁的轨迹及其原因等等。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