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建设刍议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在高校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将该门课程作为选修课的高校并不多见。2016年9月,贵州师范大学首次将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作为公选课,学校高度重视这门公选课的设置,并对此做了精心设计。就开设该门课程的班级规模而言,每学期开设4个班,每班学生人数上限为80人。就选修生的专业背景来说,选修学生专业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大类别(本校没有医学类专业),理工科选修学生的占比与文科学生基本持平,体现了各专业学生对这门课程强烈的学习诉求。从授课反馈情况来看,这门公选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选修学生的热情出乎预期,四个班全部满员,为何如此多的学生选择选修这门课程?我们又将如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怎样满足高校学生对这门课的本质诉求?本文对此类问题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课程开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选择标准,不仅强调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注重人格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综合素质,这些“软实力”的提升都需要人文素养的培育。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好坏,也关乎高校教育的最终成败。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必然需要让其从历史长河中明辨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从而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育健全的人格,这也正是历史人文地理课程的开设意义之所在。
历史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所形成人文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地域差异的科学,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辽阔疆域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中原礼仪与边疆风情的激烈碰撞造就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内涵,为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起步较晚,谭其骧先生曾指出:“建国以后将近三十年,人文地理遭受冷落,大致和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长期废而不讲。”[2]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界开始重视人文地理学,很多学者投入此领域进行研究,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将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单纯的政区地理(或说是沿革地理)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交通、军事、人口、民族等领域。近年来历史社会地理、历史乡村聚落地理、历史物流地理、历史景观地理、古地图研究与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也在蓬勃展开。由是观之,历史人文地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设计
教材是课程开展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教材不仅便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目前,学界有专论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通识性专著,即邹逸麟先生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但此书成书年代距今已有十余年,不能完全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动向,特别对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民族地理、古地图研究与历史地图编绘等重要内容涉及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其他研究成果。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有18部通论性的中国历史地理著作正式出版,是历史地理学走向成熟的标志。[3]当前,在全国高职、大专院校最广泛采用的教材是蓝勇主编的“专升本”教材《中国历史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本科院校最广泛采用的则是蓝勇主编的《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同时,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昌远《中国历史地理简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书目也较受欢迎,这些著作内容较为系统、全面,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资料保障,但知识体系亦有滞后性的缺点,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动态。同时,这些教材主要是针对历史学、地理学专业的学生,而高校公选课中大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学、地理学基础,若照搬教材难免使其无所适从,极大影响课程的开展。
为了适应高校公选课的实际要求,本课程的开设在蓝勇《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中历史人文地理章节的基础上,广泛采纳其他教材之长,并尽可能汲取学术前沿成果的基础上,制作了一本《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简编》的公选课教材。这本教材在兼顾内容全面性的基础上,在章节论述中有所侧重,在探讨“人地”、“时空”两大主题的基础上,突出历史地理的现实关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问题意识。本门公选课课时设计为16讲、32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贵州历史文化地理的认识,本程专辟贵州历史人文地理专题,着重探讨贵州的政区演变及国家认同的形成,贵州文化地理的分异及其地位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