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主页 > 期刊导读 >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探究

学习方法得当,授课效果必然理想,学生的记忆与背诵是学好历史学科的关键,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对于历史知识内容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让学生更高效地展开学习。

一、 思维导图的概念

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具体授课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追捧,成为教学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革命性里程碑。此种学习方法简单有效。教师传授学习技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不再单一地指望老师的传授。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强调学生对于图文并重学习技巧的实际掌握,而对于此种学习方法而言,也是通过各个知识体系内容之间的关系层层分级,通过隶属层级的形式展现出来,并借助图形以及文字加以表达,在学生脑海中能够形成一定的思维惯式,调动起学生的左右脑技能,激发学生思考,达到记忆的最终性目的。思维导图是利用锻炼思维,寻求想象空间的稳定点,从而激发出人脑的最大潜能。

二、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应用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授课非常重要,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开展有效的授课活动,可以为后续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中生身体以及心理都有待成长,心理因素的作用之下,学生对枯燥的学习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教育面临的此种困境使得教师自身在发展教学的同时逐渐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加以反思,转变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好奇心,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求知若渴,思维导图在学习中的应用具有直观性,让学生能够在短期内最快速地掌握以及消化知识。初中历史学科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展开学习,不仅学习效率获得提升,同时通过层属级的记忆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记忆方面节约更多的时间,让冗长零碎的历史知识内容一一纳入体系当中,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在思维导图绘制期间,其成就感会提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

三、 初中历史课堂思维导图的运用概述

(一)利用思维导图书写板书

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应用的最为普遍教学方法即为板书,将更多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有效地吸收,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会利用板书,板书书写的整洁性以及条理性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板书教学主要是将历史课本上描写的历史事件呈现在黑板上,教师机械地开展教学,同时板书的书写也与课本所呈现的别无二致,这样的板书书写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够被教师的板书吸引。在教师板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将历史学科中介绍的事件一一呈现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开始的前因后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内容。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从宏观上把控板书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并且根据历史事件的历史性地位,明确历史存在的价值,了解本课所学习历史知识的重点内容,并能够达成所指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用整体性思维看待问题。例如,在《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制定教学计划,提出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教学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在黑板上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如下图),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直接的导图系统,更加系统化地学习历史知识,让知识点更具条理性,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理解知识,将学习目标有效实现。

(二)在自主预习阶段应用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前预习时间,全面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阶段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了解到思维导图学习的有趣性,并且能够在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中加深对历史知识内容的认识,新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旧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预习也是对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的重要过程。学生对于预习阶段思维导图的应用尚且处于初级阶段,不具有实操性,导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在学生预习阶段加以正确的指导,发挥出思维导图的积极优势,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有效的方法,同时,教师提醒学生重视历史学科内容的连续性,以及思维导图的整体性。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之后,教师对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完上一节课的历史内容后,能够根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给下一课的学习带来帮助,在学生独立思考,明确重点内容后找到重点以及难点,让学生拓宽学习思路,掌握思维导图的技巧,从而绘制思维导图,加深学习印象。